“新港”级


“新港”级

“新港”级


新港级属于美军在二战以后,为实施其海军陆战队“20节攻击力量”计划,而研制的首型航速达20节的中型坦克登陆舰,是当时美海军战后建造的系列坦克登陆舰中,设计最合理、速度最快、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舰只。首舰于1966年开工,1968年下水,1969年服役,共建造20艘。为了解决耐波性问题,新港级虽然保留了低吃水设计,但取消了舰首登陆门改用飞剪式舰首;而吊运登陆跳板的大型吊臂由于其突出舰首的设计,因此让新港级的昵称称为独角兽。
国家:美国

技术数据


  • 名称:“新港” (Newport)级两栖人员登陆舰/坦克登陆舰
  • 建造时间:1966年
  • 下水时间:1968年
  • 服役时间:1969年
  • 现状:中国台湾仍有服役
  • 制造厂:费城海军造船厂
  • 满排吨位:5000-10000吨

“堪培拉”号

技术数据

  • 舰长:168.2米
  • 型宽:21.2米
  • 满载排水量:8,450吨
  • 续航距离:14/15节航速下航程14250英里
  • 航速:20节

武器装备

  • (1)火炮:4门美国海军76毫米(3英寸)舰炮(墨两哥);1门GE/GD 20毫米“火神•密集阵”Mk 15近程防御系统(澳大利亚可选择装备);4挺12.7毫米口径机枪;2门“台风”25毫米炮(澳大利亚);4门40毫米/60炮(2座双管,中国台湾);1门GE/GD 20毫米“火神•密集阵”近程防御系统(其余各舰装备)以及8挺12.7毫米口径机枪(巴西);额外的2门厄利空20毫米/85炮以及4挺12.7毫米口径机枪(西班牙);
    (2)诱饵:2部SRBOC Mk 36红外/金属箔条干扰发射装置(澳大利亚);
    (3)直升机:4架“黑鹰”或3架“海王”或1架“支奴干”直升机(澳大利亚);其余各舰仅设有起降平台。

结构特点


长前甲板,高大醒目的上层建筑位于较后位置;醒目的两台大型起重门吊用于舰首装卸坡道作业(澳大利亚无);澳大利亚装备的该级舰在舰桥上层建筑前方设计有高大的前甲板,并一直延伸至后方较长的飞行甲板处;“火神·密集阵”近程防御系统位于舰桥顶部(部分舰装备);高大的柱式主桅装有雷达天线,位于主上层建筑顶部;短小的框架式平台位于高大圆滑的烟囱前方;烟囱后方装有大型起重吊臂。

使用情况


1997年4月25日,台湾当局从美国海军租借的2艘新港级中型坦克登陆舰驶抵左营军港后,在7月14日正式编人海军,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对金门、马祖、南沙等外岛的运输补给能力,而且对台军的快速突击能力、远航作战能力以及登陆作战能力的提高,具有明显的作用。租借给台湾的2艘为“凯乌加”(Cayuga)号和“弗雷德里克”号(FredericK),是1994年10月20日由克林顿总统批准的,分别于1969年6月4日和12月13日下水,1970年1月24日和6月20日服役,抵台后被分别命名为“中和”(232)号和“中平”(233)号,隶属驻高雄的151舰队。

新港级登陆舰加入台军后,在两栖登陆作战使用中,1艘新港级登陆舰一般能搭载一个加强步兵营或陆战营,主要用于“攻占登陆”,也就是夺取登陆场,即以占领某一要点或区域为.目标,为尔后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。战时的任务重点,就是在登陆作战中作为“主力船团”中的一员,担任两栖作战的运输及抢滩任务,并协助海军陆战队海上换乘两栖登陆战车泛水及车辆装卸作业;在日常主要担负外岛的运补任务,而且到台后依据该舰航速高、装卸能力强的特点,执行的首次对外岛运补任务就是赴南沙,使原有的运补时间缩短近一半。

随着“有效吓阻,防卫固守”的军事思想的确立,台湾军方要员多次声称,台军不但要能 “固守”台湾本岛,还要具备“反制”的能力,并要将“先制反制”的范围扩大到敌方纵深,以“决战境外”。由此,仅靠小型登陆艇和橡皮舟运载班、排规模的“蛙人部队”, 难以完成上述任务,要出动两栖登陆作战能力和地面攻防作战能力都比较强的陆战旅。因此,新港级登陆舰,将作为两栖快速船团的骨干,组成两栖快速船团,运载台军海军陆战旅,充分发挥其大型运载能力和“快速反应”的任务功能,实施纵深“重拳突袭”。

型号演变


  • 澳大利亚
    “堪培拉”号(原“萨吉诺”号,LST1188,现舷号L51);
    “马努拉”号(原“费尔法克斯郡”号,LST1193,现舷号L52)。
  • 巴西
    “马托索·马亚”号(原“凯乌加”号,LST 1186,现舷号G 28)。
  • 智利
    “瓦尔迪维亚”号(原“圣贝纳迪诺”号,LST1189,现舷号93)。
  • 马来西亚
    “斯里·英德拉普拉”号(原“斯帕坦堡郡”号,LST 1192,现舷号1505)。
  • 墨西哥
    “里奥·帕拉洛安潘”号(原“索罗纳/新港”号,A-04/LST1179,现舷号A411);
    “尤苏玛辛塔”号(原“弗雷德里克”号,LST 1184,现舷号A 412)。
  • 摩洛哥
    “西迪·穆罕默德·本·阿布达拉”号(原“布里斯托郡”号,LST1198,现舷号407)。
  • 西班牙
    “荷南·科尔特斯”)号(原“巴恩斯特珀尔郡”号,LST1197,现舷号L41);
    “皮扎罗”号(原“哈尔兰郡”号,LST 1196,现舷号L 42)。
  • 中国台湾
    “中和”号(原“马尼托沃克”号,LST 1180,现舷号232);
    “中平”号(原“桑特”号,LST 1181,现舷号233)。